百年大党面对面 ⑪历史回响未来启迪
——党的百年奋斗昭示过去能够成功、未来继续成功的秘诀是什么?
“历史总是惊人相似,但不会简单重复。”当我们回望一段历史的时候,不能单纯纠结于历史的具体事件,而要从历史深处撷取有益于现在和未来的经验,才是读懂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。饱经世纪沧桑的中国共产党,几多风雨几多磨砺,几经坎坷几经淬炼,几回挫折几回奋起,演绎了一场场惊心动魄、扣人心弦的历史活剧。今天,回味百年奋斗的历史大剧,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的,是那些无数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历史之花,是穿越时空、烛照当下、远观未来的智慧之光。
风雨如晦风雨兼程,大道如砥大道直行。这一百年的苦难辉煌,这一百年的浴血荣光,映照着一个政党矢志不渝的追寻与奋斗,承载着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磨难与觉醒,记录着一个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。过去一百年,我们党、民族和国家经受的苦难、遇到的考验、创造的奇迹是人世间少有的,但所有的得失成败、兴衰荣辱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,源源不断地增长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,使党领导人民信心百倍地走向未来。
一 宝贵经验 精神财富
历史经验,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成果,对于人们汲取智慧、把握规律、指导行动大有裨益。纵览古今中外,大凡雄才伟略的治国者,往往都十分注重总结历史经验,从浩瀚历史中探寻成功之道。正所谓“以铜为鉴,可以正衣冠;以人为鉴,可以明得失;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”。
回顾历史、总结经验,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,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。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,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运用,找到正确前进方向。1965年,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接见海外归来的李宗仁夫妇时,他问陪同前来的程思远: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?程思远一时茫然不知所对。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: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,以前人民解放军打仗,在每个战役后,总来一次总结经验,发扬优点,克服缺点,然后轻装上阵,乘胜前进,从胜利走向胜利。
翻看百年党史,那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宝贵经验,提纲挈领、思想深刻,给人以深深启迪。无论是红军初创时期的“十六字诀”,还是人民军队制胜战场的“十大军事原则”,无论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“十大关系”,还是坚持“四项基本原则”,无论是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“八个坚持”,还是建党百年庆祝大会“九个必须”,都是我们党对实践经验的精辟概括,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成功密码。
二 胜利之本 成功之道
风从东方来,潮自中国涌。现在,人们都在谈论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”,探究中国共产党何以百年风华正茂、中华民族何以实现命运蝶变的奥秘所在,从中找到可资借鉴的做法。党百年奋斗的十条经验,闪耀着夺目的“中国智慧”,散发着迷人的“东方魔力”,是打开成功之门的“金钥匙”。
站在过去与未来、中国与世界的交汇点上,以百年时间进度为纵轴,以人类命运走向为横轴,更能看清楚中国经验超越时空、跨越国度的伟大意义。从这个宏阔的视角来看,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,不仅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、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,也为那些尚在迷茫中徘徊和探索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样本。
引领事业成功的“定海神针”。近代以来,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,简而言之就是“打江山”和“守江山”。“打江山”各种政治力量都试过但没有成功,唯有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,才团结带领人民打下红色江山、建立新中国;“守江山”不比“打江山”容易,而我们党不仅守住了,还领导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,让这片江山更加壮丽锦绣。历史和现实都证明,没有中国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,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面向未来,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,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,才能确保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、同向同行,团结一致向前进。
立于不败之地的“不二法门”。“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。”我们党来自人民、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,视人民至上为最根本的价值基点,这是党的胜利之本。战争年代,在与国民党的长期较量中,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最终完胜,最根本的就是依靠人民这个“铜墙铁壁”。有人分析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时一针见血地指出,“国民党要钱有钱、要人有人,也学习了共产党的很多好做法,但军民鱼水关系这一条,他们学不会也办不到”。和平时期,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,是推动事业发展最坚实的根基、最深厚的力量。面向未来,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和人民有盐同咸、无盐同淡,和人民一起苦干实干,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,才能凝聚起夺取更大胜利的磅礴伟力。
三 倍加珍惜 长期坚持
历史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时间长河,人类把握历史需要一个个时间节点,或以一年、五年、十年为计,或以百年、五百年、一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界,从而赋予了一个个时间段以特殊的意义。站在历史的节点上,人们抚今追昔、彰往察来,总结过往得失、吸取经验教训,以更好走向未来。
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,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。今天,我们站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地平线上,以庄重的仪式感回顾历史、总结经验,不是为了从以往的辉煌中寻找慰藉,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,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、了解历史规律、把握历史方向,积蓄新的征途上乘风破浪的力量与勇气。
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新的时代方位,观大势、谋全局、明方向,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,鲜明提出“五个必由之路”的重大论断,阐明我国发展具有“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”,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,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入理解党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思想指引。
观察时代、把握时代、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。当今时代正经历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,确定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相互交织,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叠加出现,可以预见的风险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接踵而来,使我们前所未有地置身于复杂环境之中。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启迪、从经验中寻求智慧,炼就洞若观火的“火眼金睛”,从而正确判断形势、科学预见未来、把握历史主动,以更清晰的方位感和时代感推动事业发展。
赢得主动、赢得优势、赢得未来的根本遵循。马克思曾经极而言之,只有一门科学,那就是历史学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历史学就是现实学、未来学。今天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,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。1939年,毛泽东同志总结革命斗争经验,把统一战线、武装斗争、党的建设概括为克敌制胜的“三大法宝”,对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,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。党的历史经验都是经过实践检验、行之有效的法则,想问题、作决策、办事情要把它作为依据,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丰厚滋养,增强推动事业发展的定力、魄力、能力。
方向问题、原则问题、是非问题的判断依据。十条历史经验,短短60个字,是党的性质宗旨、方向原则、初心使命、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,是党百年历史精华之所在、要义之所在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自己独特气质和鲜明品格,最根本的就是有这十条经验的本质规定性,偏离了这些重大原则,就会犯方向性、原则性错误。无论什么时候,无论什么情况下,都要自觉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标准,自觉对标对表、找齐看齐,确保立场不移、方向不偏。
政治觉悟、思想境界、道德水平的重要指引。党的历史是最生动、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,是最丰富、最有生命力的营养剂。十条历史经验,就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指南针、坚定理想信念的磨刀石、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导航仪。学习党的历史,就要深刻领会历史经验的精神内涵,把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结合起来,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统一起来,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红色血脉、弘扬红色传统,走好新时代长征路。
世纪的钟声,回荡着百年的思考。繁华散去、斯音已远,让人余韵绕梁、回味悠长的,往往不是黄尘古道上慷慨激烈的刀光剑影、鼓角争鸣,而是历史天空中触动心灵的道理哲思、智慧真谛。当我们以崇敬的心情重温党的历史,以虔诚的态度领悟党的经验,就能强烈感受到内心的无比澎湃和脚下的无穷力量。